1、确定基准年:选择一个固定的时间点作为基准年,可以选择2018年作为基准年。
2、收集数据:获取从基准年开始的连续几年(至少三年)的门诊量数据。
3、计算增量:
- 对比基准年和目标年(2019年、2020年或2021年)的门诊量。
- 计算每一年的增量(增量 = 目标年门诊量 - 基准年门诊量)。
4、整理结果:汇总每个年份的增量数据,并绘制出增减趋势图。
5、解读趋势:观察增量数据的趋势,判断门诊量是否在逐步增长或有其他异常变化。
6、考虑影响因素:结合其他研究和数据分析,解释门诊量变化的原因,如经济发展、医疗保险政策调整、疾病谱变化等。
通过这种方法,可以系统地分析医院门诊量的同比变化,识别出影响门诊量的关键因素,为进一步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。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xx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xx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评论列表
发表评论